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農業

世界分幾大洲的目的是什麼?

作者:由  發表于 農業時間:2022-11-16

世界分幾大洲的目的是什麼?匿名使用者2022-11-16 15:13:51

參看:

七大洲由來的考證與反思

中國古代根本沒有“洲”的概念,而古希臘對於大洋與大洲的概念十分諳熟

公元前500年左右,西側的古希臘文明,東側的春秋戰國中華文明皆輝煌於世。中國雖對天文、地理已開展研究,但由於中國為大陸國家,東邊的太平洋浩瀚無際,難以逾越,猶如天邊。因此,屬於黃土文化,人們堅信天圓地方,中國處於世界的中央。根本就沒有“洲”(海洋中的大陸)的概念。而古希臘處於地中海里,自古靠航海聯絡各個城邦,進行貨物交流與戰爭。他們屬於海洋文化,對於大洋與大洲的概念十分諳熟。公元前三世紀時,希臘的領地,已擴大到環地中海一圈,包括歐、亞、非三個地區。

 埃拉托色尼與歐羅巴洲、亞細亞洲、阿非利加洲的由來

公元前276年,一個希臘人誕生在北非的領地昔蘭尼(即最近利比亞東部鬧獨立的地方),此人名叫埃拉托色尼(Ailatuosenl),地理學(geographila)一詞就是他創立的,因此人們稱他為“地理學之父”。據杜蘭在《世界文明史》第二卷中介紹,他是西方世界中認識到中國的第一人。

就是這個埃拉托色尼,他首先提出把陸地分成歐洲、亞洲與利比亞(後來改稱非洲)三個地區,並畫出第一張世界地圖。他還根據大西洋與印度洋的潮汐相似,而推論這兩大洋是相通的,認為歐、亞、非三大洲是個被大洋圍繞的大島嶼。他指出:“如果大西洋不是一種障礙,我們當能輕易地由海路從西班牙前往印度,只要將航線保持於同一緯度圈上便行了”。實際上1200多年後,哥倫布就是按他這個原則,向西去尋找印度而有地理大發現的。

所以這三大洲是由希臘的埃拉托色尼首先提出的。當時一個叫歐羅巴洲(Europe),中文簡稱歐洲;一個叫亞細亞洲(Asia),中文簡稱亞洲。這兩個字,皆源於古代閃米特語。Asia意為“東方日出之地”;Europe意為“西方日落之處”。因希臘以自己為中心,向東即地中海東側,就叫亞細亞洲,土耳其在馬爾馬拉海以東的部分,就稱小亞細亞屬亞洲,此海西側屬歐洲。地中海南岸,埃拉托色尼開始稱作利比亞。後來因北非屬於羅馬帝國的一個省(主要指突尼西亞),當時稱為阿非利加省(Africa),所以後來,就把利比亞地區改叫阿非利加洲,中文簡稱非洲。阿非利加在希臘語中,意為“陽光灼熱”。

哥倫布、阿美利哥等人是怎樣先後發現阿美利加洲的

從古希臘到15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人們只認為地球上有歐、亞、非三個洲,根本不知道還有其它洲的存在。1492年移居西班牙的義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在西班牙國王支援下,先後四次率船隊穿越大西洋向西航行,去尋找印度與中國。因他們堅信地球是圓球形,沿北緯向西航行就能找到印度與中國。出發時還專門攜帶了西班牙國王致中國皇帝的書信。他第一次西航,到達了巴哈馬群島和古巴、海地等島,誤以為這就是印度,故把這些群島稱做西印度群島,把島上土著居民,稱作印第安人,甚至把古巴誤認為是中國的一個省。他後三次西航,也僅到達美洲中部地區,根本未進入太平洋。所以至死哥倫布也是把美洲誤當成亞洲。但他發現了橫渡大西洋的新航線。

在哥倫布第四次返航的15年後,麥哲倫在西班牙國王支援下,再次率船隊西航,到達南美洲後沿巴西海岸向南,進入太平洋,雖他在同菲律賓人衝突中死去,但船隊中的維多利亞號,最終還是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類首次環球航行。

真正發現美洲新大陸的是義大利探險家阿美利哥·韋斯普奇(Americus Vespucius)。他是哥倫布同時代人,他最初西航到達美洲時,也相信是亞洲的印度,但後來在他第三次西航於1502年抵達南美洲巴西海岸時,他確認新發現的大西洋以西土地,不是亞洲一部分,而是一個單獨的新大陸。他在《新世界》一書中寫道:“在南部我們發現了一個人口和牲畜都超過我們歐洲,或者亞洲和非洲的大陸”。

德國地理學家馬丁·瓦爾特塞彌勒於1507年在其著作《世界地理概論》中,建議將新發現的世界,以發現者阿美利哥的名字來命名,稱為“阿美利加洲”(America)。雖然當時只指南美洲,但後來也擴充套件到北美洲,中文簡稱美洲,現分南北兩個美洲。今年2月22日是阿美利哥·韋斯普奇去世500週年。儘管對他是否第一個發現美洲新大陸,還存有爭議,但他在義大利的故鄉,依然把2012年定為“韋斯普奇年”,舉辦“阿美利哥的美洲”展覽。

 大洋洲、南極洲等是怎樣被發現的

大洋洲主要指澳大利亞,故最初稱為澳洲(Australia),是地球上最小的洲,位於南半球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4萬至6萬年前,就有土著民族生活在這裡,過著原始部落生活。直到17世紀歐洲人開始登陸探險。最初是荷蘭人,於1616年到1644年,持續前往探險。後來英國人於1688年開始登陸該洲,1770年英國的庫克船長進行一次歷史性航行,英國政府據此宣佈對澳大利亞與紐西蘭擁有主權,並不斷移民。開始僅把這裡當成囚犯遣送地,後發現銅礦與金礦,歐洲移民不斷增加。於1901年1月1日,英國宣佈澳大利亞聯邦正式成立。紐西蘭於1907年成為英國的一個自治領,1947年才獲獨立。澳洲的含義,就是“南方的島”,Austral在英文中,就是“南方”的意思。

二次大戰後,南太平洋上許多島國紛紛獨立,故改澳洲為大洋洲(Oceania),意為大洋中的島。除澳大利亞、紐西蘭外,還包括新幾內亞、美拉尼亞、密克羅尼亞、波內尼亞等島群,共有14個獨立國家。

南極洲(Antarctica),面積約1400萬平方公里,幾乎都位於南極圈內,是人類最後到達的大陸。18世紀英國人庫克抵達南極附近的布韋島,1820年後美國人、俄國人才發現南極大陸。1911年挪威探險隊首次到達南極極點。1929年美國人在南極洲建立科考基地。除科考人員外,該洲並無定居的居民。1959年12個國家簽訂了《南極條約》,規定南極洲僅用於和平目的,保證科考自由,促進合作,目前許多國家都加入了這個條約。我國於1984年10月8日成立中國第一支南極考察隊共50人,在筆者同鄉好友陳德鴻(海軍少將)率領下,於12月30日登上南極陸地,建立了中國南極長城站。此後每年陸續派船前往,並又建立了中山站、崑崙站。

 七大洲中,為什麼我國沒有劃定、發現或命名一個洲

當我們考證完世界七大洲的由來、命名及其含義後,猛然發現一個尖銳的問題:過去佔世界人口1/4,如今仍佔1/5的東方文化載體——中國,為什麼對如此重大的人類課題,竟然毫無建樹?七大洲中沒有一個洲,是由我們劃定或發現、或命名的。這是為什麼?

我國文明史雖比地中海邊的古巴比倫、古埃及晚了一千多年,但同古希臘卻相仿,且那些古文明後來皆中斷了,唯我中華文明一直傳承至今。自秦代就成大一統的國家,宋代時的GDP總量與人均量,皆超過歐洲,為世界首富,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即使鴉片戰爭前夕,我國經濟總量仍佔全球的4成以上,遠超過歐洲諸國。明代時鄭和七下西洋,船隊之龐大,航海技術之先進,無人敢比。但為什麼對世界的七大洲,無所認識,更談不上發現呢?

中國對世界的真正認識,還是在明末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進來的。他在廣東肇慶住了六年,於1584年(明萬曆十二年)在肇慶繪製出中國第一張世界地圖,叫《山海輿地全圖》。這張世界地圖,基本反映了東西兩半球的地理概況。中國處於圖的右側。這使長期自認位於世界中心的中國人感到不滿。於是利瑪竇到達北京後,於1602年又按中國人的喜好,重畫一張世界地圖,叫《坤輿萬國全圖》,這次他把西半球畫到右側,以太平洋為中軸,這就使中國處於圖的中心位置了。這種獨特的世界地圖模式,在中國一直流傳至今日。

《坤輿萬國全圖》(1602年在北京印行)

為什麼2500年前的中國與希臘,文化同樣發達輝煌,但在世界地理學研究及以後的地理發現上,卻“言必稱希臘”而存在如此巨大差距呢?這不能不歸咎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自古以來,我國雖也東臨大海,但因太平洋太大,難以涉足,因此實際上仍屬於大陸國家,被稱為黃土文化。西方的地中海文化,則屬海洋文化。他們自古的貿易、運輸多靠海船、港口、碼頭,戰爭也是靠海上的戰艦。而中國運輸主要靠陸路,水上運輸僅在內河,海軍很少,戰爭更主要靠陸地的步兵與騎兵,很少有海上戰爭。

另外中國領土廣大、人口眾多,大一統的王朝專制統治,使人民知足常樂,安於現狀,缺少競爭、開拓、冒險的精神。當希臘人埃拉托色尼著有《地理學》,認識全球地理,分別出三大洲時,我國也出現過地理著作《禹貢》,屬於《尚書·夏書》中的一篇,但僅有1193字。主要敘述大禹治水後,中國共分為九個區域,分別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等九州(稱“州”而非“洲”)。這就是“天圓地方”中的九州方圓。認為“華夏居於寰宇之中”,只有這裡才是世界文明中心所在,故稱中國。至於其他各國,則皆屬於未開化的藩邦,被貶為蠻、夷等。這種閉關自大,目無世界的保守、愚昧狀態,直到鴉片戰爭後,才被迫打破。當時林則徐反思到中國太缺乏世界眼光與全球意識,就主持編譯《四洲志》,並鼓勵魏源主編出版了《海國圖志》,介紹世界各國地理人文概況,並附有世界、各大洲及各國的地圖。同一時期的徐繼畬於1842年,也出版了《瀛環志略》。這兩本介紹西方世界地理學的圖書,終於打開了中國人的眼界。

 傳統農耕文化的一個弱點

面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格局,適應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肩負人類和平發展的重任,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這些皆要求開放了的中國,必須進一步開放,不僅要引進來,更要走出去。這是時代的潮流,也是未來的必然。

我們不能僅記住擁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仍要時刻想著我們還擁有4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海。

記得筆者於1998年負責中華世紀壇創意設計時,要求設計師餘立將南端聖火廣場設計為960平方米,意味為領土面積的百億分之一。雖在廣場南北兩側設有兩個噴水池,分別代表黃海、渤海及東海、南海,但面積太小,與領土面積不成比例。當時就受到海軍人士的質疑,他們在報紙上提出批評,至今仍記憶猶新。

這說明,我們領土觀念強於領海觀念,鄉土情結重於海洋情節,對黃土的眷戀遠深於大海。這是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的一個弱點,只知道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不知海洋更為廣闊,更大有作為。故只願當耕耘者,不敢當弄潮兒。隨著科技的發展,同樣面積的海洋,其所蘊藏的資源、財富,定將超過同樣面積的土地。因此,我們要注重海洋資源(特別是領海資源)的開發利用。

標簽: 世界  中國  發現  托色尼  埃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