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農業

漢語史稿作業

作者:由 答案鬼 發表于 農業時間:2022-11-17

漢語史稿

1.談談方言中語音詞彙與語法的現象

南京這座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澱、優越的低於條件,也形成了獨特的南京文化,從南京方言中有著豐富的詞彙

1、同詞異音 在南京話中,有相當多的與普通話同詞異音的詞語

南京話:我[o] 鍋[ko] 普通話 我【uo】 鍋【kuo】

2、同詞異義 在南京話中,有部分與普通話同詞異義的詞語

如:“胡椒”是指“辣椒”;乾麵是指麵粉;絕對是指好極了

3、義同形別 這是南京方言詞彙與普通話最主要的差異

如:老巴子:排行最小的子女 ;犯嫌:討厭;意怪:噁心的意思

4、南京話陰平的調值近於北京話的去聲,反之亦然。陽平和上聲字與北京話幾乎無差別。除此規則之外,南京話亦有一些連續變調現象;南京話兩入聲字相連, 前一個有時變為上聲, 如不必, 沒得,等等。 南京話兩上聲字相連成詞,前字變陽平,這和普通話一樣, 如“廣場”“廣”變陽平。

5、南京方言中的語法大多與普通話相同,但會出現許多歇後語,如:“出了南門——-盡是事(寺)”“文德橋的欄杆—靠不住”等呈現多彩的地方文化特色。

2.談談佛教對漢語史的影響

1、由於廣泛地譯佛典,產生了大量的新詞。主要有三種:一是中國固有的詞語,被移用來表達佛教的概念。如心、空。二是為翻譯新傳入的概念而創造的詞,如真如、法界。三是據佛教觀念而重新創造的詞語,如判教、狂禪。

2、促進了漢語雙音詞與多音詞的創造。中國上古語言以單音詞為主,逐漸向複合詞發展是語言的進化。翻譯佛典大量使用雙音詞和多音詞,對詞彙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例如贊助、希望、意識這些詞語本身以及在構詞上的特點對此後漢語詞彙發展影響很大。

3、佛教典籍中大量使用音譯詞,並總結了音譯的原則。在音譯的基礎上,中國還創造出一批音義合譯詞,如偈頌、禪定、涅槃、六婆羅蜜等。隨著佛典傳譯,還引入了一些普通譯詞,如剎那、劫等。同時,採用音譯的手法, 在翻譯過來的漢語佛教典籍中產生了許多難讀的字或詞,對漢語的讀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4、豐富了漢語的構詞法。佛教典籍的輸入,同時也介紹了外來語文的構詞法。

此外,佛教詞語還形成許多成語或典故,被吸收到漢語中,如五體投地、聚沙成塔、一針見血、牛頭馬面、、心猿意馬、、唯我獨尊、皆大歡喜、現身說法、香象渡河、借花獻佛、痴人說夢、泥牛入海等。

3.研究上古聲母材料有哪些?

1。諧聲偏旁。諧聲偏旁是考求上古韻部的依據之一,考求上古聲母,也可以利用諧聲偏旁,例如:“扮”從“分”聲;悲 從非 聲,由此可以推知 扮 跟 分、悲 跟 非 的聲母相同

2。異文。異文是同一種語言材料而文字寫法不同的情況。例如:匍匐,《穀風》寫“匍匐”,《禮記》寫作“扶服,《左傳》寫作“蒲伏”。由此可以推知“匍”“扶”“蒲”的聲母相同

3.反切。同一個被切字而其反切上自不同。這就稱為研究上古聲母的材料之一。例如:《詩經》“蘊隆蟲蟲”中“蟲,《經典釋文》記載有兩個反切:直忠和徒冬反,可見,“蟲、直和徒”的聲母應該相同。

4.

讀若。讀若是反切產生以前的注音方法,因而能夠反映出古人的讀音。例如:“扮”“粉”的聲母相同

5。聲訓。聲訊的特點是:“同聲為訓”,即用來解釋的字與被解釋的字讀音相同或相近。例如:“邦,封也。”從聲母的角度考察,“邦”與“封”的聲母應該是相同或相近的

6。現代方言。方言口語中往往儲存著古音,可以用來考證上古的聲母。

4.古代有哪些注音方法?叶音法是什麼?

1、反切法:反切法就是用二個漢字合注一個漢字的音,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和聲調。如“毛,莫袍切”。“莫”的聲母m和“袍”的韻母加聲調aó,合起來是maó。只要我們掌握反切的基本用法,就能反切出現在的讀音了。但由於古今讀音的變化,有的反切已經切不出現在的讀音了。

2、直音法:就是用一個字直接註明另外一個漢字的讀音,如“蠱”,音“古”。這種方法簡單明瞭,但有較大的侷限性:有的字找不到同音字,則此法不能用;有的字雖然有同音字,但都比較生僻,注了等於沒有注。

3、葉(讀xié)音法:這是一種應該否定的注音法。古人認為讀詩詞時,為了押韻可以臨時改變讀音,以求和諧,這是一種太過主觀而且沒有根據的注音法,現已不用了。

叶音法一般用“葉”某音的方式來注音,比如“貧”(三)中的“葉頻眠切,音駢”,就是叶音法。叶音法是用改變字的讀音來遷就押韻的注音法。這裡為了跟歐詩最後一個字“篇”押韻,就把“貧”的讀音改為“駢”。這種注音法是對古代語音缺乏認識造成的結果,是不科學的。

5用形聲字說明古無親唇音、古無舌上音的現象

上古聲紐的重要學說中,這是由錢大昕發現的。古無親唇音是說:上古語音系統中不存在非、敷、奉、微一組聲母,它們包含在幫、滂、並、明之中。古無舌上音的現象:上古語音系統中沒有舌上音,中古的舌上音(知、徹、

澄)在上古時包含在舌頭音(端、透、定)之中。 如:

6.反切注音法產生的原因,以及反切注音的方法和反切的作用。

反切也叫反語,是用兩個字拼合成另一個字的傳統的注音方法。漢語本來的注音方式是讀如某字,隨著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入,其宣告學為漢語引入了反切這種注音方法。 另據考證,孫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東漢服虔注《漢書》“惴,音章瑞反”。孫炎對反切進行了整理,並編成了〖爾雅音義〗。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漢語語音系統的基本資料,是漢語音韻學的基礎之一。

用反切的兩個字,前一個字叫反切上字,簡稱切上字或上字,後一個字叫反切下字,簡稱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簡稱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則是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相同,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包括介音)和聲調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讀音。例如,《廣韻》“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聲母、宗的韻母和聲調為冬注音。反切的產生,是為了補救讀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漢字注音方法的一個巨大的進步,標誌著漢語語音學的開始。

反切第一次將音節二分,使漢字的注音方法走上了拼音化道路。在漢語注音符號和拼音方案公佈之前,反切是使用時間最長、範圍最廣的注音方法。同時,反切還是漢字的一種造字法。反切造字方法的造字原則符合漢字的形體結構和形音義統一的本質特徵,它用已有漢字材料造字,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7、守溫三十六字母次序代表何時的聲母系統?

唐代後期,有人將當時漢語語音的聲母歸為三十類,這就是一般所說的守溫三十字母。守溫三十字母大概代表了唐代語言的聲母系統,到宋初,這三十字母便被增加為三十六字母,現一般通稱為“守溫三十六字母”。

但是關於守溫三十字母的創立還有其它說法,按錢大昕等人考證,守溫是唐季沙門僧人,後於三十字母的創立。僧守溫則採西域婆羅門書之四十二字母,又兼陸(陸法言)、孫(孫愐)之韻書,參稽比較,遂製成三十六字母。也就是說,三十字母與三十六字母的創立大概還是源於西域佛經的制音思想與方法,這與韻圖的創立是無異的。

守溫三十字母大致如下:唇音: 不 芳 並 明 齒頭音: 精 清 從

重唇音:幫 滂 並 明 正齒音: 照 穿 床 審 禪 齒頭音:精 清 從 心 邪 半齒音: 日

舌頭音:端 透 定 泥 正齒音: 審 穿 禪 照 輕唇音:非 敷 奉 微 牙音: 見 溪 群 疑

舌上音:知 徹 澄 日 清喉音: 心 邪 曉 舌頭音:端 透 定 泥 喉音: 影 曉 匣 喻

牙音: 見 溪 群 來 疑 濁喉音: 匣 喻 影 舌上音:知 徹 澄 娘 半舌音: 來

這三十六字母代表的是宋代初期漢語聲母的類別。它比守溫的三十字母增加了六母,這就是輕唇音非、敷、奉、微。唐代初期,清唇音大概尚未從重唇音分化出來,故三十字母中沒有清唇音一類。而娘母起先歸於泥母之中,床母的不出現,則是因為自古“床”、“禪”不分,到宋初才加以區分。

8、.談談詞頭“老”“阿”在漢語史上發展演變情況

【阿】:最初用作疑問代詞“誰”字的詞頭。從魏晉到隋唐,“阿”的應用範圍擴大。主要有以下五種情況:

1、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中取一字,冠以“阿”字,表示一種親密的稱呼。卿語

阿黑

,何敢不遜?

2、置於單音的親屬名詞前面,構成雙音詞。

3、置於一般的名詞前表示稱呼。阿監、阿尼

4、“阿放在代詞之前” 如:阿你酒能昏亂,吃了多饒啾唧。《敦煌變文集茶酒論》

5、置於數詞之前,表示排行。

這些“阿”都具有構詞的作用,可造成新的詞義。詞頭“阿”自漢代產生以後一直被使用到近代,但現代普通話裡不再使用這個詞頭了。但是在一些南方方言裡仍很流行。

【老】“老”原是形容詞,意為“年老”。

揚雄《方言》中有“老鼠”一詞,是蝙蝠的別稱,可見此“老”也是實詞。秦漢以前“老”—年長(老彭)虛化的“老”在《世說新語》汝詎復足與老兄計 “老兄”未必年老,這種加於某種稱謂的“老”在後代承繼了下來。

“老公”老婆”的“老”原也是年老的意思,但到南宋後已作妻子、丈夫的稱謂, “老”已虛化為詞頭。如:你道你有老婆,我便是無老公的?(《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

“老”還可以用於姓氏前,這種用法也是起於六朝時。白樂天詩‘每被老兄偷格律’,

“老”用於名字前比用於姓前略晚,出現於宋代,如蘇軾詩“老可能為竹寫真”、“不知老奘幾時歸”,“老可”指文與可,“老奘”指玄奘。

“老”用於對動物及食物的稱呼更可顯出其虛化的詞頭性質,這種用法起源於唐代,宋以後承用下來。

如,耽耽老虎底許來。(王惲詩)

近代和現代,“老”字作為名詞的詞頭使用漸漸頻繁起來,構詞能力日漸增強,可以加在許多詞前構成新詞。

9、舉例說明秦漢以前漢語史中類似詞頭哪些、作用是什麼?

1。【有】一般用於國名、族名、地名前,前人稱之為“語助”即當作虛詞看待。

名詞前的“有”的用法有兩種情況:

(1)加於國名、族名、地名前。如“有周”、“有濟”。(2)加於一般名詞前。如“有家”、“有政”。“有”的第二種用法表明“有”已擴大至用於一般名詞之前,“有家”、“有眾”、“有王”、“有司”之類中的“有”不可能是“或”、“域”、“國”之義,以“有司”為例,《史記·司馬相如傳》“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作“所司”,“有”與“所”相當,應是虛化的語法成分。這種成分加於名詞前,無實在詞義,又不表示諸如介詞、連詞的語法關係,看作標示名詞詞性的前加成分。

“有”不專用於名詞,它還可加在形容詞的前頭,因此不具有指示詞性的語法意義。《詩經·》“魯道有蕩”。

(2)。國名前的還有“於”和“句”,使用範圍極窄。如:於越入吳。

維:“維鵲有巢,維鳩居之”。《詩經》言:陟zhì彼南山,言採其蕨jué。《詩經·》

其:北風其涼,雨雪其雱páng.《詩經》戰國以後就不見了。

10、古代史料中“子”是不是詞尾是否憑意義來判定,有哪些情況下的“子”不應該認為是詞尾

區分詞尾“子”和非詞尾“子”的方法:輕音(現代)、意義(古代)。兒子zǐ女子zǐ桌子zi

現在我們只能憑意義來看古代文獻中的“子”是不是詞尾。

有六種“子”不應該認為是詞尾:

第一是“兒子”的“子”。《詩經·小雅·斯干》:“乃生男子…乃生女子”。第二是作尊稱用的“子”。夫子、君子

第三是指禽獸類的初生者。《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四是指鳥卵。雞子、鳳子。

第五是指某種行業的人。舟子、漁子。第六是指圓形的小東西。《史記· 高祖本紀》“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11.分析漢語中三個動態副詞,了、過、著,由實詞變虛詞的過程

現代漢語“了”、“著”、“過”用在動詞後表示一定的語法意義,是由實詞逐步演化而來的。

【了】實詞有“了悟”意義,但“了”與詞尾“了”無關,詞尾‘了”是從表示“了結”意義的‘了”發展而來的,表示“了結”意義的“了”是動詞,除單獨用外,還可用於動詞後充當補語,這種用法從魏晉南北朝時起一直延續到唐代。如:秋收了,先耕蕎麥地。

不過從唐五代時起“了”的使用開始發生變化,“了”除繼承過去獨用及作補語用法外,已出現虛化為動詞詞尾的語言現象,這種變化集中地表現在變文中。

“了”作動詞補語的如:直至三日覆墓了。這種“了”尚未虛化,“了”仍有“結束的實詞意義,同動詞的結合也不緊密,因此不能看作動詞的詞尾。

虛化的詞尾“了”是在“動詞+補語‘了’”和“動詞+詞尾‘了’”的交織運用中逐漸形成的。“長者身心歡喜了,持其寶蓋詣如來。”這例句的“了”本身不具有“了結”的動詞意義,僅表示前邊動詞所代表的行為的完成,“身心歡喜了”不能釋為“身心歡喜完了”這種“了”只能解釋為動詞的詞尾 。

應該指出,變文中有相當一部分“動詞“了”的格式中“了”很難分清,究竟算動詞(充當補語),還是算詞尾。例如: 夫人聞了,又自悲傷。這種情況正說明詞尾“了”是由充當補語的動詞“了”發展而來。

“了”在由動詞發展為詞尾的過程中,經歷了補語“了”與詞尾“了”混雜運用的階段,“了”作補語是“了”虛化為詞尾的必經階段。一當”了”完全失去充作補語的功能也就完全虛化為詞尾“了”了

在形式上,這種典型的詞尾“了”後附於動詞,而在“了”後又帶上動詞的賓語。這種變化變文中已有反映。例如:見了師兄便入來。“了”也置於動詞與賓語之間,表明五代時完全虛化的詞尾“了”確已產生。到宋代這種“了”使用逐漸增多。例如:關了門,閉了戶。“了”還可用於形容詞後面,表示變化的情況,這種用法也是從五代開始產生的。如:莫等閒白了少年頭。(岳飛《滿江紅》

【“著”】“著’有“穿著” “附著” 義,詞尾“著”是由表示“附著”義的動詞“著”發展而來的。表示“附著”義的動詞“著”起源很早,《左傳》中已可見用例:風行而著於土。《世說新語》中“著”用於方位結構之前,這種“著”仍是動詞。例如:常自帶絳綿繩,著腰中。

當“著”後附於動詞充當補語時,此“著”已開始虛化,其語義和語法作用相當於介詞“到”。如:王有不平色,語信雲:“可擲著門外。這種“著”在同時代其他作品中也有運用的。例如:新買五尺刀,懸著中樑柱。

唐以後繼承了這種用法,變文中的例句:舜即泣淚而拜,老母便與衣裳,串(穿)著身上,與食一盤吃了。

以上用例“著”後賓語均表示處所,唐代以後還出現了“著”後賓語指人的用例;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遊人。“著”進一步虛化為動詞詞尾,有兩種語法意義,一是表示動作的持續狀態,這種“著”的產生始自南北朝時期,五代時已很普遍。例如:即便封著,謂是真實,於是墮落。

另一是表示動作的進行狀態,這種詞尾“著”在六朝時也已見到。例如:想著妻子,而自繫縛。(《生經》)

形容詞帶“著”詞尾的也已見用例。如:好韻宮商申雅調,高著聲音唱將來。(〈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

宋元以後,詞尾“著”運用更為普遍了。如:你把我個絛當龍頭,這個當龍尾,仰著頭,開著腳。

【過】動態助詞“過”也是由實詞虛化而來的.《說文》“過,度也。”

南北朝時期開始成為趨向動詞,唐宋廣泛應用。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修《蝶戀花》)

到了宋代,動態助詞“過”的使用更加普遍了。如:蓋為是身曾親經歷過,故不敢以是責人爾。

12、什麼叫結構助詞,漢語包括古代、現代中有那些主要結構助詞,他們關係怎樣?

結構助詞:語言中用來連線修飾語和中心語的詞。

【地】”是最早被借用做結構助詞的.

後來在唐人作品裡就常常出現了,宋以後更普遍通行起來。“地”出現後多用於狀語後,動詞前:出得門來慢慢地行。《西廂記》

偶爾用於定語後、名詞前,不像現代漢語那樣規範,專用於狀語之後。凜凜地身材七尺五。

【“底”】是唐代開始用的,一般用在定語的後面,與後來的“的”相同,如:是醜陋底人。但“底”有時也用於狀語後:疾忙底駕驪駒,隱遁在鳳山餘。解放前(30年代)曾用“底”表示領屬關係,如說“你底書”,“她自己底像”。這大概是受西方語言所屬格形式的影響所致。

【的】:“的”與“地”、“底”同出一源,因為它們的讀音相同,只是寫法不同而已。把“的”這個字用作結構助詞要比“地”和“底”略晚些。“的”的使用大約是在宋元時代。“的”最初也不是固定用在定語後、名詞前的,有時也可用在狀語後、動詞前,如:馬兒迍迍的行;“的”專用於定語後、名詞前也是元代以後的事了。

【得】起初是實義他動詞,常帶賓語。如:得良友而友之。

由“獲得”引申為“可能”義,不僅放在名詞前,而且可以放在動詞前,這是“得”走向虛化的第一步。

既能得入,而耀之以大利。這個“得”是助動詞,助動詞“得”在戰國時期就可移用於動詞後,限於否定式

以後接著又產生了肯定形式::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

繼助動詞”得”移位於動詞後充當補語之後,漢代時動詞”得”也後置於動詞充當補語:太公釣得巨魚,刳魚得書。《論衡紀妖》

不論是助動詞“得”充當補語,還是動詞“得”充當補語,“得”本身均尚未完全虛化。“得”虛化是從表示可能性的補語“得”即助動詞充任補語的“得”開始的。晚唐五代時,這種“得”進一步虛化,成為助詞,其標誌是出現了“動詞+得+補語”的可能式。例如:見伊鸚鵡語分明,不惜功夫養得成。

宋代以後,這種句式逐漸用開,直到現在。

13、一談漢語名量詞的發展演變情況

漢語名量詞起源很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刻辭中有這樣的句子:馬卅丙、易(錫)貝二朋。名量詞用法的變化中,上古名量詞位於名詞後,如 “車卅輛”。漢代開始,數詞和名量詞一起用在名詞前的現象多起來。《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

漢語的名量詞在甲骨文、金文時期還很不發達,當時它們的數量極其有限。春秋、戰國之際,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之間的經濟往來多了起來,為了在經濟活動中便於進行各種單位的計量和計算,於是漢語中便增加了許多有關度量衡方面的名量詞,如“鬥”、“石”、 “寸”之類就都是在那個時候產生出來的。可是非度量衡或與一般名詞相配的名量詞依然很少,那時的人說話除了涉及度量衡外,絕大多數情況都不用名量詞,若要表示數量,就將數詞直接與名詞結合,比如:齊為晉故,伐晉冠氏,喪車五百。

如【個】:先秦時,與一般名詞相配的名量詞只有很少的幾個,而且使用範圍狹窄。現代使用最廣泛的名量詞“個”先秦時已經產生,但最初只是用作竹子的單位。稍後,“個”又被用於指用竹製造的箭,如《荀子》“負矢五十個。”“個”在先秦還不能用來指人,指其他事物。唐代,水果可稱“個”。岑參詩“橘懷三個去,桂折一枝將。” 鳥類也稱“個”,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同時人也可稱“個”。

先秦時常用的與一般名詞相配的名量詞還有“匹”、“輛”、“張”、“乘”。漢代以後,與一般名詞相配的名量如名量詞“【枚】”本義“樹幹”。《釋名》“竹曰個、木曰枚”。

六朝至隋唐,“枚”的使用範圍廣。因下玉鏡臺一枚。宋元以後,“枚”的應用範圍大大縮小。

名量詞“【條】”《說文》“條,小枝也。”引申為“分條”。南北朝時期,衣服和植物也以“條”計算了。《洛陽伽藍記》卷五:“有佛袈裟十三條。”近代漢語對細長動物多稱為“條”。《景德傳燈錄》七:“有座主來參,值師鋤草,忽然見一條蛇。”

名量詞“【頭”】“頭”作為量詞,起源於先秦。到了漢代,“頭”作量詞就很穩定了。《史記貨殖列傳》“馬千匹,牛倍之,羊萬頭。”南北朝時,量詞“頭”更為盛行。

14例說明古漢語語序變化的幾種情況

1、在漢語裡,有時為了強調或突出句子的某個成分,加強語氣,句子的詞序往往和上述規則不同,這叫做倒裝句或叫倒序句。例如: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古漢語的倒裝句,一般有:

一、主謂倒序(謂語前置)

謂語部分,提到主語之前,以強調、突出謂語所表達的意義,加重謂語的語氣和感情色彩,一般說來,這種謂語是比較簡單的,是不帶賓語的。

(一)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而把謂語提前。

1、謂語具有詢問的意義⑴誰歟?哭者。正常語序應是:哭者誰歟?

2、謂語具有讚歎或惋惜的意義。⑴美哉!室。《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順說應是:室美哉!

3、謂語具有斥責和不滿的意義⑴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 順說應是:汝之不惠,甚矣。

4、謂語具有祈求和命令的意義⑴勉哉!夫子。《史記·周本紀》順說應是:夫子勉哉!

(二)為了押韻而把主語挪後。①桃之夭夭,灼灼其花 順說應是:其花灼灼。

二、謂賓倒序(賓語前置)

在古代漢語中,謂語後面的賓語,由於種種原因,往往可以提到謂語的前面,這種現象叫做賓語的前置。

(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疑問代詞有三類:①指人的②指物的③表示處所的。這些詞作賓語時,賓語一定要前置。

如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誰立焉。

”疑問代詞作介詞的賓語時,也要放在介詞的前面。如吾誰與為親?

在“如何”這個結構中,“何”是個“謂語”,而不是賓語。“如何”這個結構,實際上是“如之何”的省略,賓語‘之’省略了。在這個結構中,“何”作謂語。如①“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二)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時賓語要前置,

在古代漢語裡,否定句中的代詞作賓語,往往可以前置,放在動詞之前。例如:無適小國,將不女容焉。《左傳·僖公七年》上古語法中,句子的賓語如果是個代詞的話,最初不論是肯定句或否定句,那麼動詞都後置於賓語。後來限於否定句。民獻(賢)有十夫予翼。

只限有帶否定副詞“不、未、毋、”這樣的句子和帶有否定的無定代詞“莫”的句子,也就是:只有“不字句、未字句、毋字句、莫字句”這樣四類句子,才存在代詞賓語前置的問題。

1、“不”字句①“居則曰:‘不吾知也。’”2、未字句①鄰國未吾親也。

3、毋字句①毋吾以也。4、莫字句①莫余毒也矣。偶然用“弗”用“勿”的句子,如果賓語是代詞,同樣也要前置。例如④今大臣執柄獨斷,而上弗之收,是人主不明也。《韓非子·孤憤》

在先秦古籍中,也有不少否定句,代詞作賓語是後置的。例如:①不我知者,謂我士也驕。但是一些仿古的文言文中仍然保留著代詞賓語前置的習慣方式:③彼不我恩也。《童區寄傳》柳宗元

(三)動詞賓語前置,用“是”“之”等詞作標誌的,還有一種賓語前置,它的特點是在賓語前置的同時,還要在前置的賓語和動詞之間插入一個標誌詞“是”字或“之”字、或“焉”字、或“斯”字,有的語法書上把“是、之、斯、焉”稱作助詞,我們仍看作是代詞,是復指代詞,其作用是用來複指前面的賓語。例如①秉國之均,四方是維。這種結構,後來沒有發展,但有一部分成為固定片語保留在現代漢語裡。

三、古代漢語中,表示行為數量時的詞序

狀謂倒序)

表示行為數量時,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有兩點不同的地方:

1、現代漢語表示行為數量時,一般都要用動量詞,但古代漢語不用,動量詞是魏晉以後才開始產生的。

2、現代漢語表示行為數量時一般把數量詞放在動詞後面,作為數量補語;古代漢語一般把數詞放在動詞前面作狀語。(1)數詞直接加在動詞前面作狀語。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2)在古代漢語中,表示動作行為的數量時,還有一種方式:數詞作謂語,用“者”字復指,使“者”字前面的成分成為全句的主語。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決以示之者三。

四、定名(中)倒序

古代漢語中,定語後置,就是把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這種後置的定語,有個特殊標誌,後置的成分總是用復指代詞¡°者¡±來煞尾。①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介賓倒序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介詞的賓語時一定要前置。

2、有復指代詞“之”“是”作標誌的句子,介詞的賓語必定提前。②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

3、方位名詞和時間名詞作介詞的賓語,往往提前。①沛公北向座,張良西向座。

4、介詞“以”的賓語強調提前。①蛹以為母,蛾以為父。

15、說明漢語中被動句式有哪些?

【於】(於)”字被動式:漢語標誌被動句式最早出現在西周的金文中。

“於(於)”用於被動句起源甚早,西周時的被動句限於“於”字句一種形式,這種形式後代承用了下來,下面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例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

【乎】”也可用於被動句。上古漢語中“乎”相當於“於(於)”“例如: 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

【“為】“為”用於表示被動,始見於春秋時期,普遍運用於戰國時期。“為”和“於”都是介詞,在被動句中它們的賓語都是施事詞,所不同者, “於…”用於動詞後,而“為…”用於動詞前。例如:止,將為三軍獲;不止,將取其表。“為”字句有兩種情形:

一是“為”後帶施事賓語,如“不為酒困”中“酒”為施事賓語;

二是“為”後直接跟動詞,施事賓語不出現,如“妻子為戮”。前者可記為“為Av”,後者可記為“為V”, “為V”式與“為AV”式均通用於春秋戰國直至漢代。 使身死而為刑戮。(《墨子·尚賢》)

【 見】” “見”用於表示被動與“為”用於被動句時代大體相同,也始見於春秋時的文獻,普遍用於戰國時代。春秋時的例子如: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戰國時的例子如: 厚者為戮,薄者見疑。(《韓非子·說難》)

【合成式的被動句】

在“見”字句普遍運用後,逐漸在這三種句式基礎上孳生出合成式的被動句。這種新型的被動句的特點

(1)用兩個表示被動的虛詞搭配成句;

(2)完備地表達受動與施動之間的關係,即可同時出現受事詞和施事詞。

【合成式的被動句有以下幾種型別】

(1)為V於A 。例如:失其國家,身死為僇於天下。(《墨子·法儀》)

(2)為A見V 例如:烈士為天下見善矣,末足以活身。(《莊於·至樂》)

(3)見v於A 例如: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4)為A所V例如: 方術不用,為人所疑。《荀子·堯問》)

“為A所v”有一變式,即“為A之V”。例如:身死國亡,為天下之大僇。其在漢代運用中還可省略A,成為“為所V”式。如: 用此,其將兵,數困辱,射猛獸,亦為所傷雲。(《史記·李將軍列傳》)

(5)“為A之所V” 如《荀子·正論):“為天下之大僇”),在“為A所V”和“為A之V”基礎上孳生出“為A之所V”是很自然的事,“之”和“所”在此句式中是同義複用。例如: 有制人者,有為人之所制者。

(6)“為A所見V” 例如:金城郡昔為韓遂所見屠剝,死喪流亡。(《三國志·蘇則傳》注引《魏名臣奏》)

(7)“為A之所見V” 自以本非巖穴知名之士,恐為海內人之所見凡愚。(《三國志》注引《魏武故事》)

【“被”字句】作動詞用,表示“覆蓋”、“蒙受”等義。

例如:君實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誰納我?(《左傳·僖公四年》)

表示“蒙受”、“遭受”義的“被”不僅用於名詞前,也逐漸用於動詞前,如“被侵”、“被辱””等,這時“被”帶有助動詞性質,例如:國一日被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 “被”字虛化的標誌是由“被”介出施事詞,從而形成“被A v”的格式,此時的“被”才完全虛化成為表示被動關係的介詞。這種變化是從漢末開始的。例如:今月十三,臣被尚書召問。(蔡邕《被收時表》)南北朝時“被”字句已較“被v”那種早期形式豐富,其特點是:(1)由“被”介出施事詞;(2)動詞後還可再帶賓語或補語。

跟“為”字句演化出“為A所v”式一樣, “被”字句在運用中也演化出“被A所v”式。“被A所v”式。例如: 若不志道法之玄,心都被符所損。(《變文·葉淨能詩》)

【 “吃”字 句】“吃”有“受”義,如“吃苦”意為“受苦”,“吃水”意為“承受水”,“吃虧”意為“承受虧負”。“吃”的這一意義大約起於宋元時期。例如:縱留得梨花做寒食,怎吃他朝來這般風雨!(周紫芝《洞仙歌》)

“被”也有“承受”義,因此“吃”可與“被”相通,這便是早期白話中出現被動義“吃”字句的原因。例如:

吃我直說過了,夫人喚你來完成親事哩!(《西廂記》)

【其他被動句】大約從明清開始,漢語口語還出現了用”叫”或”給”做介詞的被動句。

“吃”《廣韻》“居乙切”,“給”“居立切”,兩字的讀音接近。因此可能“給”是由“吃”轉化而來的

16中處置式的產生與發展情況

上古沒有處置式,只能用一般的動賓結構來表達。處置句是一種容量較大的句法構造,處置句一般用“把”,而“把”字已越出表示“處置”語法意義的界限,

處置句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表示處置。這是對處置句語法意義的概括,所謂處置就是對某事物施加一種有目的的行為,加“把門開啟”,加的有目的的行為。並不是所有的動詞都可用於表示處置,如“結冰”並不是“結”這種行為對“冰”有所處置。處置句可以包容並不表示處置意義的句子,如“把眼睛哭瞎了”等。

不能倒過來將別的表達類似語義的句子都當作處置句。例如:把我當孩於。

(2)提前賓語,如“開啟門”說成“把門開啟”就顯示或強調了“開啟”的物件“門”。處置句中用了“把”有提前賓語的作用,不等於說這種賓語都可以還原到動詞後頭去,例如“把舊期刊上了

(3)處置句可以看作受事主語句的變形。絕大部分處置句去掉介詞“把”後仍能成立,而去掉“把”字剩下的是受事主語句,這說明處置句和受事主語句關係密切。例如“把舊期刊上了架”去除“把”字。“舊期刊上了架”是受事主語句。處置句和受事主語句的區別僅在於有無“把”字。從發生學的觀點看,處置句可以有以下兩個產生的途徑: (1) V十O→把十O十V(2) O十V→把十O十V

當然,處置句的產生除了與上述特點有關,還必須考慮與處置句結構相同或相關的句式。可以說,漢語處置句的形成並不是只有單一途徑,現代漢語的處置句是長時期來透過多種途徑層層累積而形成的。

如:【

“以“字句

“以”作為動詞沿用至春秋戰國時,如“毋吾以也”,不過,早在先秦時“以”已虛化為介詞。

介詞“以”的多種意義和用法中以介出工具語的用法為最常見,用“以”構成的介詞結構可以用在動詞後,如“殺人以梃與刃”;也可以用在動詞前,如“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以”字結構語法位置的靈活性為雙賓語句式的分化提供了條件,分化最顯著的有兩類雙賓語句式。

“【與】”先秦時用“以”提賓表示處置(“給予”義)的例子還可以舉出一些: 以其子妻之。

先秦時用“以”構成的處置句限於原型為雙賓語結構的形式即“以+O1+V+O2”的形式,處置句的這種形式沿用至六朝時期,如 以錢與君矣。

六朝以後,此型別的處置句漸被“將”字句和“把”字句替代,便逐漸少見了。

先秦以前,動詞支配賓語如果還須說明支配的處所,一般採用“V+O+於+處所詞”的形式,如:投其首於寧風之棘上。(《左傳·昭公五年》)

到漢代這種句式中的“於”有時可以省略,後代也承用這種句式,如“置席水中”

到魏晉南北朝時,這種“以”字句用得相當普遍。例如:家人常以琴置靈床上。繼“以”用於這種句式之後,“將”、“把”也用於這種句式,而且到隋唐以後逐漸取代了“以”字句。

綜上所述,先秦時已產生用介詞“以”提賓的處置句,這是用“以”改變動詞雙賓語句式結構的結果。從漢代開始又產生一種用“以”字提賓的處置句,這種處置句表示了處置的方向、處所,它是用“以”字改變“動+賓+處所補語”句式的結果。

【“將”字句】

“將”字在中古以前一直是動詞,表示“送、持”等意義。如:無將大車。這種用法一直延續到唐代以後。例如: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但是從中古以後,“將”在使用中就開始虛化,有三種情況:

第一是虛化為介出聯絡物件的介詞,如:遊子河梁上,應將蘇武別。(庾信詩)

第二是虛化為動詞的附加成分(字尾),虛化前“將”作獨立動詞。例如:不知所謂,命取將來,乃小豆也。變文中有“喚將盤問唱將來”等形式,發展至近代,跟“將”結合的動詞更多,“將”後附於動詞表示行為的開始。

第三是虛化為介出支配物件的介詞。這種用法在漢時巳產生,南北朝時期已習用,唐以後承用下來。

例如:願將微影隨君身。(《樂府詩集》)。 “將”表示的處置句有三類:

一是將動詞雙賓語句中的直接賓語提前,相當“與”類“以”字句。例如: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

二是將“動+賓+處所補語”句中的賓語提前,相當於“於”類“以”字句。例如:我將鹿皮,佈於地上。

三是將一般的動賓結構的賓語提前,這種句式只見於韻文。較早的例子見於六期時期,如: 誰將此義陳。

從唐五代開始, “將”還用於受事主語句前,這個受事主語句的主語在加上“將”之後成了‘將”的賓語,該動詞另有賓語:以此思量這丈夫,何必將心生愛戀。

【 “把】從南北期時起已可見“把”用於處置式,其作用是將動詞雙賓語中的直接賓語提前。再演化為用於處置式。例如 “把粟與雞呼朱朱。”可見“把”用於將“動+賓+處所補語”中的賓語提前的處置句(“於”類)中。

“把”由動詞虛化為介詞並用於表示處置,經歷了相當長一段時期,在這段時期中,動詞“把”與介出工具語的介詞“把”及處置句中的介詞“把”並存並用,出現了兩種情況:

一種是表示處置的“把”與動詞“把”不一定區分十分嚴格。例如: 醉把茱萸

zhūyú

子細看。(杜甫詩)

另一種是表示處置的“把”與表示“用”義的“把”,不一定區分十分嚴格。例如:溈Wéi山把一枝木吹兩三下。“把”無法解釋為“持”義或“用”義,而只能解釋為表示處置: 莫把杭州刺史欺。(白居易詩)

“把”字句中有“將+賓+動”一式,句中動詞後邊不附帶任何成分,如“醉把金船擲”之類。從“把”字句看來,雖然在南北朝時已出現“與”類和“於”類“把”字句,如“把粟與雞”,但直到唐代, “把”字句的形式仍然相當單調,絕大多數限於韻文中的“把+賓+動”一種形式,這是因為用“將”表示處置比用“把”更多,可以說,在唐代以至更早時, “將”字句遠比“把”字句流行。

【“把”字句】結構形式的多樣化是在宋代以後,大致可以歸納為如下幾種形式:

(1)主要動詞前後無別的詞語。例如:流光容易把人拋。

(2)主要動詞前有狀語。例如:莫把闌干頻倚,一望幾重煙水。

(3)主要動詞後另有賓語。例如: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

(4)主要動詞後另有補語。例如:訴未了,把一半分與雁聲。

(5)主要動詞後帶附加成分。例如:把閻婆惜、吳偉兩個殺了。

宋元以後,處置式有了新的發展,動詞前後有了表示處置的羅嗦成分。1、你把我老子都藥死了。

17.《早梅詩》的每一個字分別代表近代漢語的哪個聲母?

早 梅 詩 蘭茂《韻略易通》 東風破早梅, 向暖一枝開。 冰雪無人見, 春從天上來

蘭茂《韻略易通》與《中原音韻》同為北音韻書,此書用 “早梅詩 ” 二十個字代表近古聲母,這是北音系統聲紐具有標目的開始。

18.中古聲母和現代普通話聲母有怎樣的對應關係?

19.研究上古和中古語音系統的材料分別有哪些?

研究上古語音的主要材料

(一)古音學家研究上古聲部,主要依靠五個方面的材料

1。中古韻書、韻圖中所歸納出來的聲類2.諧聲字(形聲字)。3.異文。 4.讀若或讀如。 5.聲訓。

古音學家研究上古韻部,主要依靠三個方面的材料

1.《切韻》系統。 2.先秦韻文,主要是《詩經》、《楚辭》的用韻。3.形聲偏旁。

研究中古語音材料 1。反切 2。《廣韻》 3。三十六字母

《廣韻》的全稱是《大宋重修廣韻》,作者為北宋陳彭年、丘雍等,成書於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韻書。共分206韻,收字26194個。

價值:儲存了《切韻》的語音系統,並作了合理的調整。是研究中古語音的必需資料,是進行上古音與中古音分合比較的基礎,是研究近代音與中古音對應規律的重要資料

20.改革開放以來,外來藉詞掀起新的高潮。找出20個外來詞分析來源及構詞方式。

克隆:英語CLONE的音譯,無性系的意思。 耐克:英語NIKE的音譯,美國名牌鞋。

音譯兼意譯:用漢字記錄外語詞讀音的同時也用漢字的意

賓士:譯自英語BONZE; 愛滋病:譯自英語AIDS; 可口可樂:譯自英語Coca-Cola; 這種翻譯方法,既能考慮到其讀音,又能考慮到意義,一箭雙 雕,是翻中的最好方法,但這種方法比較難,故例證較少。

音譯加表意:: 萊姆病 愛滋病 原文加音譯加表意語素,如: T恤衫 半音譯半原文。 卡拉OK

“愛滋病”一詞來源於美語,當最初出現時,北京中央電視臺 在新聞光播中譯成“獲得性免疫缺餡綜合症”這 個詞不但長而且不好懂,但沒法,它只能照字面譯。後來,人們接 受了香港的譯法“愛滋病”。這個外來詞譯得音意兼顧,仔細品味這個外來詞,巧不可言。

“金利來”則又是近年來很時髦的一個品牌名,是金利來國際 有限公司的命名。原來叫“金獅” (GOLDLION),但“金獅” 在粵語中與“金輸”諧音,港澳的許多消費者對此很忌諱。該公司 老闆曾憲梓經過一番苦思冥想,決定用意譯與音譯相結合的方法, 將漢名定為“金利來”,迎合消費這求吉利的心理,很快被公眾接受。

“卡拉OK”在國內已風靡城鄉,可有誰真正品味過這個詞的 含義呢?在迄今為止的藉詞中,它是一個十分獨特的詞,半音譯 (卡拉),半原文(OK),這在以前是絕無僅有的。

21、當今外來詞出現新趨勢。找出20個字母詞,指出來源及意思。(字母詞指完全由字母構成或字母與漢字相雜的詞)

NBA (美國職業籃球賽縮寫) AC米蘭隊(義大利一支著名的足球隊)

BASIC語言(英語“初學者通用符號指令碼”的縮寫) BP機 (英語beeper的縮寫,尋呼機)

CD ( 英語compact disc的縮寫,鐳射唱片) CT (英語“計算機X射線斷層掃攝影”的縮寫)

VCD (英語video compact disc的縮寫,鐳射視盤) DNA (英語“脫氧核糖核酸”的縮寫)

DOS (英語“磁碟作業系統”的縮寫) IQ (英語“智力商數”的縮寫)

OK (英語“好”) 卡拉OK(一種源於日本的電子圖文伴唱娛樂方式)

TOEFL (英語“作為外語的英語測試”的縮略詞) XO (一種法國名酒)

W。C (英語“盥洗室”的縮略語) A。B。C (英語“基礎入門”之意)

UFO (英語“不明飛行物”的縮略語) MTV (英語music television的縮略語,音樂電視)

AA制 (聚餐時平攤或各付各帳的方法) AB制 (劇團排演某劇,主角常由兩個人扮演的方法)

直截引用原文字母形式,如: OK NBA VCD MTV SOS UFO

22、漢語新詞產生的途徑有哪些?

一、新詞產生的途徑:

1、同源詞 2、新事物的出現促成新詞的產生 3、概念增加了名稱

4、概念換了名稱

A、有些詞是在漫長的使用過程中逐漸被替換的。

B、有些名稱的換用是因為對概念的認識更加準確,規範。C、有的是出於避諱箸→筷子

D、有的是由於觀念和情感的變化E、還有的是由於社會心理的影響

5、詞義演變產生新詞 6、片語成詞 如:門戶,道路、國家、久遠、夜市

7、透過吸收外來詞和方言詞而產生的新詞

A、外來詞的吸收 第29題

B、方言詞的吸收 如:老公 埋汰 尷尬 搞

北京方言詞彙 蓋帽 跌份兒、腕兒 粵方言詞彙 計程車 作秀 派對

北方味的詞彙:侃,蓋,孬種,貓膩 吳味的方言詞:癟三,白相,交關,

粵味的方言詞:生猛,炒魷魚,沖涼,爆棚

23、舉例說明漢語史上新詞素產生的幾種渠道。

新詞素產生的途徑:

(一)單純詞產生的同時,產生了相應的新詞素。

(二)新的合成詞產生的同時,產生新的詞素。

(三)合成詞素的產生

24、舉例說明漢語史上舊詞消亡的原因。

(一)舊事物的消亡引起舊詞的消亡 巡撫 鄉試 丫鬟 書童 姨太太

(二)事物名稱的改變引起舊詞的消亡 眼睛/眼——目 鞋——履

(三)社會發展和交際需求的改變引起舊詞的消亡

(四)詞彙系統的調整和規範引起了舊詞的消亡 等義詞:替代——代替 外語色彩的詞: 煤氣——瓦斯

(五)認識的發展 郵差 老媽子 長官 伙伕

25、詞的發展演變體現在詞義的發展演變上,舉例說明詞義演變的三種情況。(擴大縮小轉移)

詞義演變後的三種情況,即舊義的擴大、縮小和轉移。

1、一個詞的意義,如果演變後所概括反映的現實現象的範圍比原來的大,這是詞義的擴大。漢語的〃江〃、〃河〃,古代專指〃長江〃和〃黃河〃,如《尚書o禹貢》:〃江漢朝宗於海。〃《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史記·項羽本紀》:〃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後來〃江〃、〃河〃才作為河流的通稱,以上文句,切忌用今義去解釋。

2、古義所表示的範圍大於今義,是詞義的縮小。例如《詩經·陳風·東門之池》:〃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孟子·公孫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中〃池〃都指護城河。〃池〃因有水,古時也用來指〃池塘〃,如《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池塘〃的意義在現代漢語中已成為常用意義,〃護城河〃的意義則已經不用,只儲存在成語〃金城湯池〃中。

3、如果原來的詞義表示某類現實現象,後來改變為表示另一類現實現象,這種演變就是詞義的轉移。例如〃步〃原來指〃行走〃,幹寶《搜神記》:〃寄入視穴,……於是寄乃緩步而歸。〃今天的〃徒步〃〃安步當車〃中還保留著這個意義,後來指〃腳步〃〃步伐〃(原來是跨出一腳再跨出一腳的距離叫〃步〃,《荀子·勸學》:〃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現在指只跨出一腳的距離)。今有雙音詞〃步伐

26。

舉例說明學習漢語史的重要性。

1、漢語史是漢族歷史的一部分,學習中國歷史,瞭解中華民族古代文化遺產,可以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得以繼承和發揚光大,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強愛國主義思想。

2、學習漢語史,對於學好現代漢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學習漢語史,對於理解現代漢語方言尤為重要。

4、學習漢語史可以瞭解中國的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哲學史和民俗史。

27、舉例說明學習研究漢語史應該注意的問題。

1、注意語言的時代特點:

例1:《論語》“故舊不遺,則民不偷。”(偷-苟且)

例2:《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興化和尚示眾》:“若是作家戰將,便請單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

注意:語言發生變異不是偶然的,總有一定的原因。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內部原因指語言自身存在著引起變化的條件。

1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孔雀東南飛》

2武子一起便破的,卻據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來!”《世說新語汰侈》

外部原因指某種社會條件引起的語言變化。

例:癌,《中華大字典》(1915)“yan”,1953年出版的《新華字典》仍然讀“yan”。1961年《新華字典》大修,為了使“癌症”(cancer)和“炎症”(inflammation)有所區別,才將“癌”改音“ai”。

2、區分通例和特例 黎錦熙:例不十,法不立。 王 力:例外不十,法不破。

例、《孟子滕文公上》:“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

3、注意語音、詞彙和語法各方面之間的聯絡。

詞彙——語言的建築材料 語言是大廈 語法——用詞造句的規則(建築的規則)

語音——語言的物質外客(修好的大樓的外觀)

例1:古人在訓釋古文獻中發現同聲旁的字聲音相近詞義相通。

“右文說”是宋代的王聖美提出的,他說到:“凡字,其類在左,其義在右。”

“青字精明之義,故無障蔽者為晴,水之無渾濁者為清,目之能明見者為睛,米之去粗皮者為精。”

例2:“四聲別義”是利用聲調的變化來表示詞義和詞性的不同。

例3:虛詞是漢語的重要語法手段,許多虛詞是從實詞虛化來的,而實詞的虛化又往往引起語音的分化

“了”——-liao、le “著”————zhao、zhe

28.舉例說明學習研究漢語史的依據和方法。

依據:一、歷代儲存下來的書面語言 二、前人的研究成果

三、外語藉詞和親屬語言

1、外語藉詞(外語借漢語和漢語借外語)

2、親屬語言:語言學家根據各種語言之間親屬關係的遠近或共同成分的多少推測出世界上存在著漢藏語系,印歐語系,閃漢語系等幾大語系。古漢藏語是漢語及其親屬語言的源頭,由它分化出來的語言。比如像漢語、藏語。這些語言來自同一個母親,因此有著親屬關係,是親屬語言。透過親屬語言的比較研究可以旁證漢語史上某些語言現象。

四、現代漢語方言

研究漢語史的方法

1。注意語言發展的歷史過程 2。密切聯絡社會發展的歷史

3。 重視語言各方面的聯絡 4。辨別語言發展的方向

在根據上面四個原則來處理漢語史的時候,還要注意以下三點:

1.認真的審查研究物件 2。深入細緻的進行觀察 3。區別一般和特殊

主要具體方法有:1、歸納2、比較3、統計4、實證5、探源6、轉換7、推演

29.舉出中國漢語史上吸收外來詞的幾次重大事件。

漢語外來詞的歷史程序在我國漢語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大規模吸收外來詞有三次,一是漢唐時期,二是晚清到“五四”前後的近百年時間,三是改革開放至今約30年時間。

漢唐時期發生了歷史上最有影響的兩件事,一是通西域,二是求佛經。

西方的物品文化也傳人中國,如葡萄,苜蓿,等,魏晉南北朝便廣為傳播。佛經的翻譯,一大批佛教的詞彙便走進漢語詞彙。諸如佛,浮圖,上秉,正法‘等。但有些詞彙,如塔,一剎那,

第二次大量吸收外來詞晚“五四”運動。這一時期,最初轉寫的外來詞音譯的居多,如希梯西——假設,如咖啡,可可,巧克力,三明治,

第三次大規模的引入外來詞是改革開放至今約20年的時間。

外來詞的吸收:

a、從西域藉詞如:駱駝、猩猩、琥珀、琉璃、苜蓿、葡萄、石榴、

b、借自佛教的漢語詞彙

(1)有關佛教的音譯詞比丘、比丘尼、剎那、阿彌陀、袈裟、涅槃、舍利、夜叉

(2)有關佛教的意譯詞慈悲,導師、地獄、煩惱、方便、合掌、苦海、世界、習氣

(3)舊詞新義

c、 蒙古語、滿語對漢語詞彙的滲透

(1)蒙古語藉詞蘑菇

(2)滿語藉詞 阿馬、阿哥、格格貝勒、額娘、福晉

d 、來自西方的藉詞

(1)從西方語言直接借來的外來詞可分幾類:

第一類是參照本國同類事物,在同類事物的名稱前加上“番”、“西”、“洋”。

第二類是純音譯的詞。英吉利,法蘭西,第三類是半音譯的詞。冰激淋,高爾夫球

第四類是全意譯的詞。輪船、火車、

(2)漢語從日語中引進了大批的意譯詞。如:革命、經濟

大學各類科目考試資料,盡在群檔案每天更新

標簽: 動詞  賓語  漢語  處置  例如